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399号天正国际广场6栋16楼
联系电话:025-87790189
管理维护:天博官方网站平台

天博官网登录:近200家机构调研!激光雷达已有部分量产 炬光科技: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均为自供 正在拓展的中游产品和客户不存在竞争

发布时间:2024-05-18 12:57:42 来源:天博官方网站app下载 作者:天博官网登录

  近日,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商炬光科技(688167.SH)接待了包括有明星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兴证全球谢治宇在内的近200家机构调研。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均由炬光科技自供。公司正在拓展的中游应用领域是半导体激光光源的直接应用,和中游大部分的客户不会存在竞争,反而向中游提供上游的核心元器件。随着技术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形成规模效应,激光雷达预期价格会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伴随着汽车智能化变革加速,对应产业链正快速崛起,其中,在激光雷达产业链中已有产品量产的炬光科技在近期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公司接待了包括有明星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兴证全球谢治宇在内的近200家机构调研。

  炬光科技表示公司目前主要营收贡献来自于上游核心元器件,未来将继续稳定增长。上游元器件的市场空间相对中游和下游规模会小一些,但上游的技术壁垒较高,业务增长比较稳健。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在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及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

  首先,在公司的主营上游核心元器件方面,公司表示元器件会受到客户降价的竞争压力,同时,公司也在加强制造、创新能力,公司会通过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成本的降低,满足客户需求。

  在激光行业上游中的半导体激光元器件产品中芯片与电子器件属于外购,有投资者问到在2021年的芯片涨价与供给错位的情况下,公司最终产品是如何定价以及如何保证原材料供给的,公司表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芯片不同于集成电路芯片,供应链环境不同,公司已跟境内外多家主要激光二极管芯片建立长期合作,并采用同一种物料由多家供应商供应的机制以规避供应风险。公司产品定价基于市场竞争环境、生产成本、定制化程度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已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公司基于销售预测针对不同原材料有安全库存机制保障供给。

  公司围绕激光行业上游进行多元化布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还同时积极拓展激光行业中游的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及家用医疗健康领域。未来几年智能汽车将迎来行业的爆发点,针对汽车激光雷达业务增长需要,炬光科技将提升订单获取能力,同时公司的厂房洁净室都在规划准备中,预计可按时按需投入生产。

  激光雷达包括发射、接收、电控、扫描、软件等部分,公司的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在激光雷达整体中占据了相应比例。随着前期样品订单销售收入、研发收入逐渐转向产品量产交付收入,公司已有量产项目、未来项目定点引入带来激光雷达业务未来收入高速增长。

  炬光认为全固态或者混合固态(半固态)是未来发展方向,并在多个方向布局,重点布局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等。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均由炬光科技自供,包括核心光学元件等,另外的激光二极管芯片、部分结构件和辅材如一些机械件等为外部采购的。

  产品方面,公司用于激光雷达面光源的光束扩散器及高峰值功率固态激光雷达光源模块现已进入量产阶段。公司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LiDAR)、智能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的车规级核心能力。目前客户主要在智能驾驶车辆装载、量产方面寻求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炬光科技正在拓展的中游应用领域是半导体激光光源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光纤激光器或者固体激光器,炬光科技和中游大部分的客户不会存在竞争,反而向中游提供上游的核心元器件。公司目前为光纤激光器制造商提供单(非)球面柱面透镜、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等核心原材料。

  成本方面,目前来看激光雷达成本较高,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形成规模效应,公司产品预期价格会呈下降趋势。

  炬光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东莞微光学及应用项目(一期工程)、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建设更具优势的激光光学元器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生产和研发基地,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需求,相关产品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募集资金是会倾向于开拓中游业务,但公司还是会加强上游的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炬光还表示,公司目前并不存在产能瓶颈。公司正在东莞建设新的厂房,与此同时也在规划国内其他地区布局。公司自有的自动化团队可以自建产线,当客户需求增加时可实现快速增加产线。物料采购方面,公司为主要原材料保持了一定的合理安全库存,为生产提供了保障。

  问:从公司过往业绩来看,如果不考虑收购,公司收入增速并不快,像半导体激光业务2020年还下滑,介绍下是什么原因?

  答:2020年业绩下滑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的业务受到影响,具体详见当时招股说明书披露。

  问:半导体高功率激光器业务下游是长尾市场,如医疗健康、工业应用、开放式器件等,这块业务未来成长性怎么看,增长点在哪?

  答:医疗健康、工业应用、开放式器件等业务预期未来较具成长性,正在走向中游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医疗健康增长点包括激光净肤、溶脂、荧光造影等多个领域,工业应用增长点包括激光3D打印、激光熔覆、激光塑料焊接等领域,开放式器件增长点包括半导体相关产业,如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程与检测等领域。

  问:高功率激光器这块公司领先其他对手的核心技术壁垒主要在哪个环节,材料、设计、生产?

  答:以上环节均有核心技术壁垒:材料方面,公司的“无铟化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储存时间,公司自主研发了制备金锡薄膜界面材料的工艺技术,实现了批量生产。设计方面,公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产生光子结合激光光学调控光子,通过系统设计和光学工艺,提高了产品性能与可制造性。生产方面,公司研发生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品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占据优势,如输出功率等。

  答: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与德国未发生贸易摩擦,LIMO作为全资子公司,无专利技术转让风险。

  问: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价值量占比约20%,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产品是激光雷达里最核心的环节吗?未来降价空间如何?

  答: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参与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开发,是激光雷达产业链里的核心环节之一。未来降价空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业技术路线演进、客户需求情况、下游市场需求放量等。

  答:募集资金及投资项目将按原计划进行,超额募集资金部分预期将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投入。

  答:公司汽车应用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激光产业链中上游,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供应商,公司提供激光雷达面光源发射模组、激光雷达线光源发射模组、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应用于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整机系统。

  答: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品,市场参与者众多,从传统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到高科技初创公司均有涉足,且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目前并无特定技术路线或特定公司具有绝对优势。激光雷达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分布于美国、中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定制化程度较高,对光学设计组装工艺、质量管理能力等要求较高,目前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供应商,参与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开发。

  答:公司基于上游核心元器件领域已有布局,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公司将继续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我们有多个供应渠道,都是和大型供应商合作,在欧洲、美国、中国都有合作方,所以目前这方面风险不大。

  答:芯片是比较广泛的概念,我们采购的主要是激光二极管芯片,国内厂商也在逐渐成熟,优质的供应商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答:公司现已自主研发形成共晶键合技术、热管理技术、热应力控制技术、界面材料与表面工程、测试分析诊断技术、线光斑整形技术、光束转换技术、光场匀化技术(光刻机用)和晶圆级同步结构化激光光学制造技术九大类核心技术,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境外专利110项,境内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专利150项和外观设计专利28项。公司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牵头制定《半导体激光器总规范》《半导体激光器测试方法》两项国家标准,子公司LIMO曾获得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颁发的全球光电行业最高荣誉之一PrismAwards棱镜奖,公司九大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问:业内有一种观点说,激光雷达某些路线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请企业介绍一下是怎么看待的?

  答:目前除个别车厂外,业内公认的是激光雷达是L3及以上自动驾驶所必须的。整个市场百家争鸣,具体激光雷达的最优技术路线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在多个激光雷达技术路线中都有自己的贡献。

  答:我们注重家用医疗健康领域板块的发展,根据我们的战略规划,家用医疗健康领域也是我们的一个中游应用领域商业化重点的突破对象。

  答:公司汽车应用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激光产业链中上游,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品,市场参与者众多,从传统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到高科技初创公司均有涉足,且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目前并无特定技术路线或特定公司具有绝对优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做激光雷达发射端模组的厂商较少,我们有先发优势,且已有两个激光雷达发射端模组的定点项目,竞争优势明显。

  答:在创业历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如何管理公司,打造优秀的团队,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吸取了经验教训。我们坚持研发。公司刚开始商业化能力较弱,我们通过持股平台让员工参与到公司中来。业务上,我们从产生光子发展到调控光子,并购LIMO又经历了一段时间艰难的整合,近年来公司发展逐渐走上快车道。

  答:我们是帮助客户做好激光雷达,为客户提供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和激光雷达光源光学元件产品。

  答:截至2021年6月30日,研发人员为154人,占员工总数比超过23%,研发人员分布在西安、东莞、海宁、德国、俄罗斯、美国等。目前还计划进一步增加研发人员。

  答:公司获取客户能力强与收购LIMO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公司自身多年的发展和研发上的积淀形成的。公司并购LIMO后也实现了市场、品牌及产品资源的有效整合。

  答:随着由前期样品订单销售收入、研发收入逐渐转向产品量产交付收入,公司已有量产项目、未来项目定点引入预计会给激光雷达业务收入带来一定增长。

  答:公司目前核心产品有激光行业上游的核心元器件,包括半导体激光和激光光学元器件,构成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其他部分收入来自于汽车应用业务(激光雷达)与光学系统。目前,没有完全对标的竞争对手,不排除未来可能会有完全对标的竞争对手出现。

  答:公司从事的是激光微光学业务,在微米或纳米尺度上设计制造,采用公司独特的晶圆级同步结构化技术,工艺路线具备独特性。与模压等工艺相比,一致性更好、尺度更小、面型更精确,大批量生产时具备成本优势。

  答:热沉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中广泛应用,是核心元器件之一,公司的预制金锡陶瓷热沉产品已进入小批量生产供应阶段。

  问:公司可以将光源整形为线光源、面光源等,是否会影响激光雷达的相关性能?预期未来放量增长的时间点?

  答:与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精度、线束密度、可靠性等指标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激光雷达成本密切相关。线光源对接收处理算法要求较高,预期未来有望前向装载应用。德国大陆集团已定点、批量生产。

  答: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可将半导体激光光源准直,适用于多种技术路线,如传统的机械旋转式、MEMS等;光束扩散器可适用于FlashLiDAR技术路线,增大视场角;光场匀化器可将光束匀化。线光斑、面光斑发射模组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规模较大的客户更多在解决方案上与公司合作,规模较小的客户更多倾向于采购激光和光学元器件。

  答:总体来说,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将向固态化、半固态、全固态方向演进,向小型化、高亮度方向发展,VCSEL光源在成本方面也具备较大优势。公司在线光源、面光源的边发射、VCSEL均有技术储备。各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正处于实际验证中,通过车规级验证的技术难度也有所不同。公司在不同波长、人眼安全等前沿方向基础研究有所布局。

  答:激光光学业务既可以与半导体激光业务相互协同配合(产生光子+调控光子结合),也可以单独实现销售。如激光雷达核心元器件包括光源和光学两部分。

  答:公司产品为自主生产,少数非核心工艺采取委托加工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激光光学工艺精密性高,生产环节目前基本均由自主加工完成。

  问:医疗健康领域属于公司定义的上游还是中游产品?未来是否会在业务发展上更倾向拓展中游?

  答:公司目前的业务产品主要属于上游,主要为客户提供核心元器件,由客户集成为模块、设备,少部分产品为中游具备独立功能的模组类。公司会继续投入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产品,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体量,将拓展中游解决方案,重点包括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等领域。

  答:随技术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形成规模效应,公司产品预期价值量占比维持不变,价格呈下降趋势。

  答:面光源发射端模组的单价在招股书上可以看到,前期价格较高是由于样品阶段,公司正在推广的线光源发射端模组的单价相对会低一些。

  答:激光雷达相关产品的成本降低是个趋势。一方面,公司会通过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产品产量逐步提升,规模优势也将带动成本下降。上述因素将共同促进激光雷达产品成本的下降。

  答:公司产品为激光雷达的发射端,并不生产激光雷达。目前,只生产激光雷达发射端的企业并不多,没有完全对标的竞争对手。不排除未来可能会有完全对标的竞争对手出现。

  答:技术壁垒具有综合性,包括激光器的生产设计能力、光学设计、产品可靠性等。

  答:公司在核心元器件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位于欧美,国内也有少量竞争对手。由于境内外对元器件产品的性能需求存在差异,公司产品在境外市场的份额较高。

  答:一方面,公司对专业医疗健康设备类客户的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此外在家用产品领域,公司已与全球知名家用医疗健康设备厂商英国Cyden公司签署了总价值约8亿元人民币的长期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家用激光医疗相关业务。同时公司也正在其他领域积极开拓相关客户。

  答:与德国大陆集团的框架协议目前已实现量产。由于汽车产品需要经过设计验证(DV)、产品验证(PV)等过程,通过后才能进行生产,故前期阶段时间较长。与英国Cyden公司的框架协议方面,目前产品已经定型,正在准备量产产线。

  答:公司立足于上游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激光光学元器件的核心能力,致力于结合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输出特点,设计和制备微光学整形元器件,使得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光子能够直接整形为符合更多特定应用所需的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形成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因此,公司形成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产生光子”、激光光学元器件“调控光子”、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提供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激光雷达包括发射、接收、电控、扫描、软件等部分,公司的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在激光雷达整体中占据了相应比例。随着前期样品订单销售收入、研发收入逐渐转向产品量产交付收入,公司已有量产项目、未来项目定点引入带来激光雷达业务未来收入高速增长。

  答: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效率、可靠性、成本、尺寸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但目前主要被作为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的泵浦源,能直接应用的领域受限。这主要是由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差,该特性决定了它目前不是主流应用的选择。但并非所有实际应用都需要高光束质量的激光,只要满足特定应用对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的要求即可。高光束质量的激光比较容易满足以上三个要素,但通过微光学透镜对激光进行整形,使光子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光束质量低的激光便可以满足应用需求。同时,整形后的光斑在众多应用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如线光斑、面光斑在应用于焊接、激光剥离和退火等领域时可大大提升加工效率;应用于FlashLiDAR时可以减少运动部件的使用,从而大幅提高系统可靠性。公司基于自身有竞争力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和产品、通过并购LIMO国际领先的微光学技术,可以做到“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使得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光子能够直接整形为符合更多特定应用所需的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形成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此外,对于激光雷达中线光源的接收端而言,需要特定的算法对接收到的源于进行解析,这种软件和算法也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答:公司目前并不存在产能瓶颈。公司正在东莞建设新的厂房,与此同时也在规划国内其他地区布局。公司自有的自动化团队可以自建产线,当客户需求增加时可实现快速增加产线。物料采购方面,公司为主要原材料保持了一定的合理安全库存,为生产提供了保障。

  答:目前激光雷达产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公司目前提供光学元器件和激光发射模组,产品可用于多种技术路线。

  答:我们不做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产品种类上没有竞争,一般公司往上游拓展没那么容易,往上游拓展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存在较高技术门槛。

  答:上游半导体激光将不断突破新的应用领域。激光微光学技术正有力助推激光产业发展。汽车应用尤其激光雷达为激光和微光学技术开拓广阔应用空间。光学系统将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

  答:2019年3月,炬光科技与德国大陆集团签订了《战略供应商合同》,约定在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德国大陆集团向公司采购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框架协议明确了项目未来五年需求数量,并在合同中约定了项目量产阶段的阶梯价格。双方于2020年8月再次签署项目合同补充协议,更新了量产阶段产品的阶梯价格。框架协议的实际执行数量与预测进度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需求,我司按订单节奏执行。

  问:B公司、德国大陆集团的器件有区别吗?或者说参考同类型相关的海外客户产品的大概价值量是什么情况?

  答: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价值量详见招股书,德国大陆集团项目的价值量会高一些,因为量相对较小,发射模组价格较高。

  问:德国大陆集团和B公司的交货周期有区别吗?像德国大陆这种四个亿的订单,它基本是几年维度的一个交货周期。在新的一些平台上,公司会不会持续与德国大陆集团有一些合作,还是一次性的订单?

  答:激光雷达的定点,一般是针对某个或几个车型做定点,比如说德国大陆集团四个亿的合同,是针对特定车型做定点。虽然这不意味着这个产品只能用于这个特定车型,随着客户推广可能被用于更多车型。

  答:公司很希望有更多的订单进来,在研发和生产上,我们十分自信。这里很多关键的设备都是我们自制的,也涉及核心工艺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产能目前不是瓶颈,而且未来的几个月内也不会是瓶颈,我们认为,产品质量,响应速度更为关键。

  问:公司部分核心技术人员在海外,当技术的迭代和更新时是否会遇到沟通交流上的困难,未来的技术迭代路径上公司是如何规划的?

  答:无论员工身处国外还是国内,都是公司的员工。从并购LIMO的经验来看,过去的四五年里,LIMO在管理、战略方向、业务方向都做了很大的提升,第四代和第五代wafer(微光学晶圆)都是由总部公司开发的,diffuser(光束扩散器)完全是在并购完成后开发的,我们对过去很多产品也都做了提升。我们的人员在西安、东莞、俄罗斯、美国等都有分布,特别是光学方面,比如我们在西安有多名光学设计师,而LIMO的工艺仍然保留在德国。炬光科技有志于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公司,新的技术的开发以国内为中心,国外研发团队参与项目,知识产权保留在国内。

  答:毛利率水平取决于量和客户。目前德国大陆集团毛利率水平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问:我们与Cyden合作,签订的协议是否具有排他性,后期可以给其他公司提供类似产品吗?

  答:就目前产品设计而言,我们与Cyden签订了特定细分方向的排他性协议。公司也拥有其他的技术,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同样可以去开发别的客户。

  答:现在是多重路线并行,没有人可以百分百确定。我们认为远距的激光雷达是靠相对高的线束密度。Flash和纯固态激光雷达目前还不是很适合做远距前向的激光雷达。公司主推的是通过转镜或者MEMS线光斑去做混合固态激光雷达,这是我们认为的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公司是沿着全固态和混合固态这两个方向去布局的。

  问:准分子激光器这部分有什么优势呢?固体激光剥离器(LL0)这块的业务收入展望请再补充说明一下。

  答:不管是退火还是激光剥离,在五年前都是使用相干的准分子激光的工艺及配套的光学来做。五年后的今天,固体激光剥离器(LL0)工艺占了大部分的市场占有率,炬光科技在这里面也占了显著份额,我们的计划是逐步提高市场份额。

  答:公司主要是把半导体激光器核心元器件和微光学元器件做好。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是底层的最核心的技术。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做成线光源,不同的功率密度,稍微不同的形状来做各式各样的应用,将其变现。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企业,不只是竞争的创新,卓越制造也非常重要。如快轴准直镜一样,把性能做好,质量做好,成本做低。竞争永远都会有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好,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答:对的,结合了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比如激光雷达,如泛半导体制程,提供的不只是光源而已,加入了透镜组形成特定光斑,类似这样的我们称之为中游。

  答: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我们产品是一个核心元器件,核心元器件市场容量不是太大,它是属于上游,举例:上游的一块钱能带动中游的十块钱再带动下游的一百块钱。容量不大,但稳定的增长是可实现的,炬光科技会不忘初心,坚持研发投入,开发中游市场。

  答:LIMO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成立于1992年),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光学和光束整形方案提供商之一,树立了作为微光学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该公司的技术能力很强。公司通过并购LIMO国际领先的微光学技术,可以结合“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使得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光子能够直接整形为符合更多特定应用所需的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形成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未来可以更为广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高性能的应用于各类场景。这就是并购LIMO的逻辑,是为了战略的布局。

  问:像无机材料,如折射光学,是否是在一种无机材料做成的镜子上面做出一些微型图案,然后通过光照射后产生不同的折射的光路?

  答:我们认为微光学就是具有微米级和纳米级微结构的光学元器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的一门学科,并不是说这个光学元器件小,而是它上面有微米级、纳米级的结构。光能遇到这个微结构,遇到一个物质之后,就会产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的现象。但也会有处于折射和衍射之间的现象,不是全部的衍射。

  问:国内主流走的是半固态的技术路线,想了解国内这一块公司的光源产品的成熟度以及未来可以期待的进展?

  答: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可以覆盖不同的技术路线。目前正在与更多客户进行项目合作,基于发射模组方案希望可以获得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方面的定点。

  答:这个取决于德国大陆集团他们开拓客户,现在他们拿到的订单是针对特定车型。其他进展如需要披露,具体以公告为准。

  答:1.5亿的预测,既有现有客户订单,也包括靠其他潜在商业机会的进展做出的预测。

  问:现在对德国大陆集团和B公司的模组,公司对其量产后的售价或者预期是怎么样的?

  答:与Cyden签订的合同是家用医疗健康。我们利用专业的技术来做家用,首先定位了两个市场,嫩肤和净肤。

  答:价格已经是在框架合同中锁定了的,起量了价格会下降,招股书有披露可参考。

  答: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开发属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研发人员,炬光科技以客户为中心,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答:公司在上游元器件细分领域存在一定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但相比同行业国际龙头企业,炬光科技成立时间较短,综合规模较小,在中下游市场开发及产品布局上存在差距,总体处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阶段。

  答: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品,市场参与者众多,从传统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到高科技初创公司均有涉足,且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目前并无特定技术路线或特定公司具有绝对优势。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大概分布于美国、中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定制化程度较高,对光学设计组装工艺、质量管理能力等要求较高,目前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参与到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开发。

  答:部分结构件以及核心光学元器件可以自产,激光芯片、部分结构件及一些辅料需要外购。

  答:公司汽车应用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激光产业链中上游,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品,市场参与者众多,传统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到高科技初创公司均有涉足,且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目前并无特定技术路线或特定公司具有绝对优势。激光雷达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分布于美国、中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定制化程度较高,对光学设计组装工艺、质量管理能力等要求较高,目前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参与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开发。

  答:公司光学系统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激光产业链中游,目前准分子激光系统仍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固体激光系统的市场份额处于不断开拓中。公司基于线光斑整形技术和光束转换技术,实现固体激光剥离线光斑和固体激光退火线光斑系统,取代准分子激光技术路线,推动更低运营成本的技术发展。

  答:公司采购的产品和原材料主要包括激光二极管芯片、结构件、光学件、热沉、电子器件、光学基材等,主要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激光光学元器件、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的生产制造。

  答:技术路线上目前百家争鸣,各路线都有厂家在做,国内目前还是用点光斑的比较多,针对线光斑和面光斑技术路线,国外的一些客户接受度能高一些,国内的还是有些少,主要是由于在算法上难度大。

  答:我们的半导体激光业务生产线布局在西安和东莞,微光学产线布局在东莞和德国、汽车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线布局在西安。

  答: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共晶键合技术、热管理技术、热应力控制技术、界面材料与表面工程、测试分析诊断技术、线光斑整形技术、光束转换技术、光场匀化技术、晶圆级同步结构化激光光学制造技术。

  答:激光二极管芯片的技术参数指标等是有所不同的,例如不同芯片有不同的波长、功率等,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下游各式各样的特定应用需求从不同厂家进行选择。

  答:针对汽车激光雷达业务增长需要,公司将提升订单获取能力,同时公司的厂房洁净室都在规划准备中,预计可按时按需投入生产。

  答:主要包括客户的需求节奏、公司对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满足汽车行业车规级的标准等,一般而言要求较高,需要一定周期年限。

  问:与英国Cyden公司8个亿的框架协议执行周期是多长?这方面还有其他的客户吗?

  答:与英国Cyden公司的框架协议约定了6年的合作期。医疗健康方面,公司销售给国际知名客户,最终应用于医院和美容院的专业器件有很多,核心元器件需求和订单还在继续增长。同时我们也在开发其他的客户。

  答:2020年度,半导体激光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以前年度下降,主要系公司受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减少,半导体激光业务收入下滑,但公司多年来持续投资和拓展的高潜力新兴业务在2020年和2021年1-6月又取得积极进展,例如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公司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产品开始获得国内外光纤激光器厂商批量订单,将成为公司半导体激光业务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答:上游是公司的基石,公司也会持续进行大量的上游研发投入;向中游的拓展将会成为公司体量增长的有力支撑。在未来,公司力求半导体激光业务稳定增长,汽车激光雷达和医疗健康领域等是我们看好的方向。

  答:与德国大陆集团的框架协议前期经过了设计验证(DV)、产品验证(PV)等过程,已于2020年9月进入量产阶段。公司与B公司的合作项目在有序进行中。

  答:在炬光科技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中,从光源来讲有三种:包括EEL,VCSEL,以及固体激光器。线光斑主流是EEL,原因是EEL的功率密度高、用量较多,可以做到体积很小,成本更低。随着VCSEL的技术提升,做混合固态或者半固态的激光雷达是一个方向,目前我们认为它做中、近距离的FlashLiDAR更合适。

  答:公司元器件业务对应全球的下游客户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不同客户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产业链下游设备需要,通常会对元器件和模块的参数指标存在一定的定制化需求。因此,公司会基于成熟的产品技术平台,针对客户需求对产品特定指标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从而形成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产品系列,覆盖丰富的规格型号。其中部分具有长期连续性能指标需求的产品会转化为公司标准品,具有标准规格参数、物料清单及生产作业流程,可大批量生产制造。公司的定制化产品系在现有标准化产品基础之上,专门进行定制化的研发、设计,先以小批量生产为主,未来随着客户需求增加可能会转化为标准品。目前公司销售额主要来源于光学元器件产品,其中半导体激光业务因客户需求差异存在部分定制化产品,尤其是系统类产品,但未来这些产品也逐步呈现标准化的趋势,标准品的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问:元器件的毛利率包含激光器这两年都有提升,甚至像光学这部分达到了60%,这个后续能否持续?

  答:短期内可以保持,如光刻机相关产品的毛利率较高。长期来看有些放量的行业会有价格降低的趋势,比如是光纤激光器这个市场,主要通过创新技术的改进以及卓越制造来控制成本。

  问:公司对未来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光源如何看待?公司目前的技术储备是怎么样?

  答:公司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将向固态化、半固态、全固态方向演进,向小型化、高亮度方向发展,VCSEL光源在成本方面也具备较大优势。公司在线光源、面光源的边发射、VCSEL均有技术储备。各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正处于实际验证中,通过车规级验证的技术难度也有所不同。公司在不同波长、不同激光器方向上均有所布局。

  答:公司目前的业务产品主要属于上游,主要为客户提供核心元器件,由客户集成为模块、设备,少部分产品为具备独立功能的模组类,属于中游。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目前激光雷达产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公司目前提供光学元器件和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可用于多种技术路线。公司产品正在积极与国内客户合作,国内车型的导入进程与客户项目进展情况相关。

  问:看到招股书上和德国大陆集团签订了4个亿的框架协议,目前是一个什么进展?

  答:2019年3月,炬光科技与德国大陆集团签订了《战略供应商合同》,约定在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德国大陆集团向公司采购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框架协议明确了项目未来五年需求数量,并在合同中约定了项目量产阶段的阶梯价格。双方于2020年8月再次签署项目合同补充协议,更新了量产阶段产品的阶梯价格。框架协议的实际执行数量与预测进度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需求,我们是按订单节奏执行。

  问:公司明年和后年的收入预估情况,以及分解到激光雷达、家用医疗健康及半导体激光元器件是什么情况?

  答:明年和后年的收入预计可参考公司已披露信息。中业绩快速增长除上游核心元器件的稳健增长外,还包括在中游激光雷达等领域的积极拓展。

  问:对接德国大陆集团和B公司的激光雷达是属于MEMS(微机电系统激光雷达)还是FlashLiDAR(全固态闪光式激光雷达),还是其他哪种类型?

  答:炬光科技对接德国大陆集团的为FlashLiDAR,即全固态闪光式激光雷达,B公司的技术方案涉及商业秘密暂无法披露。

  答:半固态其实也包括MEMS,还包含一维扫描转镜等技术形态,这些方案目前都在向前发展,我们认为基于转镜和线光斑的半固态激光雷达会是一个主流的形态,但MEMS、Flash等激光雷达也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问:车载激光雷达的订单情况,以及为现有客户提供哪些部件?未来以哪一类部件为主?

  答:激光雷达作为公司的战略方向,公司在2016年开始布局研发,2019年公司与德国大陆集团签署总金额约4亿元的激光雷达框架协议,2020年公司与B公司签订《车用激光器领域框架合作协议》。炬光科技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参与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开发,为客户提供核心元器件、核心激光、到模组的各类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核心元器件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我们认为全固态或者混合固态(半固态)是未来发展方向,并在多个方向布局,重点布局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等。

  答:激光雷达整体的解决方案,以及自身的技术架构、品牌和对汽车行业量产和供应的能力。

  答:汽车业务是公司战略布局的方向,公司在汽车行业不只做激光雷达相关产品,也会布局汽车领域的其他业务方向例如DMS(驾驶员监控系统)等。

  答:公司于2018年开始与台积电开展业务合作,经过持续研发和迭代,2020年交付的样品已通过台积电产线验证并成功进入台积电供应链,2021年开始订单将逐步爬坡并形成稳定供应。

  答:我们不做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因此国内没有全面对标的竞争对手。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以及坚持做好自己的核心元器件。

  答:截至2021年6月30日,炬光科技拥有研发人员154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达23.05%。研发人员分布在西安、东莞、海宁、德国、俄罗斯、美国等。我们会继续坚持做上游核心元器件,继续加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的研发以及拓展一些新的产品,也会积极拓展中游市场。

  答:炬光科技和中游大部分的客户不会存在竞争,因为炬光科技不做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反而向中游提供上游的核心元器件。

  问:公司为Velodyne、Luminar供应的发射端模组还是光学的产品?

  答:公司与德国大陆集团签订了5年的《战略供应商合同》和《项目协议》,折合人民币约4亿元,目前在按照订单进度确认收入。

  答:发射端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基本均由炬光科技自供。激光二极管芯片、部分结构件和辅材等外购。

  问:给Velodyne、Luminar供应的光学元器件是属于哪个业务线的产品?

  问:贵公司在激光行业上游中的半导体激光元器件产品中芯片与电子器件属于外购,在2021年的芯片涨价与供给错位的情况下,公司最终产品如何定价以及如何保证原材料供给?

  答: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芯片不同于集成电路芯片,供应链环境不同,公司已跟境内外多家主要激光二极管芯片建立长期合作,并采用同一种物料由多家供应商供应的机制以规避供应风险。公司产品定价基于市场竞争环境、生产成本、定制化程度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已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公司基于销售预测针对不同原材料有安全库存机制保障供给。

  问:公司的汽车应用业务方面的激光雷达未来要实现大比例替代现有技术的不利因素是什么?对该行业变化贵公司的预判是什么?

  答:市场中激光雷达百家争鸣,并没有一个确定会胜出的技术路线,存在着几个技术路线同时投入,短期内研发支出会相对较高、研发资源消耗较多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认为该行业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收敛到三到四种甚至更少的技术路线上,我们也在主动推进和促成这种收敛,但最终还是取决于终端市场的选择与验证。由于公司在各技术路线上从光学元件到集成的发射模组均有一定的价值贡献,因此这种行业技术路线的收敛对我们是有利的,可以使我们集中资源推动行业的进展。

  答: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机会很大,官方行业报告上也有相关数据。随着产品技术的迭代发展和行业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产品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答:公司仍然会坚持把上游半导体激光器核心元器件和微光学元器件继续做好,这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同时公司正在向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等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和拓展。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公司是基于在手订单以及结合洽谈中客户项目、市场趋势等做出的业务预测。

  问:贵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进入中下游领域,未来是否会与客户之间产生竞争?同时拥有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是否能够作为发展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优势?

  答:炬光科技正在拓展的中游应用领域是半导体激光光源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光纤激光器或者固体激光器,因此不会进入下游设备制造领域,不会与客户形成竞争。公司目前为光纤激光器制造商提供单(非)球面柱面透镜、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等核心原材料。

  问:贵公司激光雷达发射端模组产品中,核心材料(芯片、光学材料等)有哪些是公司自己生产的,哪些是外购的?

  答:光学元件或组件中的核心部分是自己生产,部分核心衬底材料、结构材料等为公司自己生产。激光器芯片一般为外购。

  答:主要是人才,包括引进人才、满足公司日益发展需要的人才、以及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

  答:激光雷达公司有可能自己垂直整合发射模组,但激光雷达行业的大公司大客户更愿意由供应商开发和供应发射模组而不是自己从零做起,从而使自身专注做特长的事;一些创业型公司可能更偏向于垂直整合自己做激光雷达中的发射模组。炬光科技作为发射模组供应商可以向客户提供技术、制造等方面的附加值,许多客户仍然倾向与我们合作而不是自己研发发射模组。

  问:与德国大陆集团的签署的订单使用了面光源这种技术路径,但是这种技术方案有许多负面的声音,公司如何看待这个方案?

  答:面光源是有一定的短板,因为能量密度相对低一些,所以同等视场角条件下探测距离近一些。目前采用面光源的激光雷达比较适用于车身侧面和后面,也有少量用于前向的。炬光科技目前也在重点推广线光源模组用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因为激光光斑形成一条线,会有更远的视线,配合转镜等扫描方式,或者一维扫描的大口径MEMS等,可以做成混合固态的前向激光雷达系统。

  答:炬光科技与德国大陆集团签订的框架协议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4亿元,这是一个示范性的项目,配置我司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车型已经在海外发布,随着后续更多定点项目的落地,激光雷达的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亦与客户具体需求情况相关。

  问:激光雷达在德国大陆集团的项目中提供什么方案?单台车的激光雷达的价值量是否会有差异?

  答:炬光科技在德国大陆集团的项目中提供面光源发射模组实现flash激光雷达。伴随着产品技术的升级迭代和产量的扩张,单台车激光雷达的价值量预计会降低。

  答:炬光科技拥有综合的竞争优势,包括核心元器件以及模组的设计、制造、光学、车规级可靠性等。

  答:我们的技术独创性和壁垒是建立在我们对技术路线的判断、研发储备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上。全固态或者混合固态(半固态)是激光雷达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会在已有技术壁垒之上进一步加强研发和创新投入。

  答:公司为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的产品所提供的核心元器件或解决方案的价值量是不同的。

  答:上游元器件的市场空间相对中游和下游规模会小一些,但上游的技术壁垒较高,业务增长比较稳健。

  答:随技术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形成规模效应,公司产品预期价格会呈下降趋势。

  答:我们主要是与英国Cyden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约定了至2026年的合作期,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开发新客户。

  问:2020年与2021年贵公司预制金锡材料的销售收入增长较快,该种材料作为热沉,与贵公司自身所采购的热沉有什么区别?

  答:公司采购的主要为铜钨(CuW)或氮化铝(AIN)热沉的原材料,通过预制金锡薄膜等多道关键制程工艺,制造为可直接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制造的预制金锡薄膜的热沉产品。

  答:公司汽车应用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激光产业链中上游,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公司提供激光雷达面光源、激光雷达线光源、激光雷达光学源、光学组件,应用于智能驾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或系统。

  问:介绍下激光雷达相关产品技术布局,和目前客户突破情况,现在主要竞争对手有谁?

  答:公司用于激光雷达面光源的光束扩散器及高峰值功率固态激光雷达光源模块现已进入量产阶段。公司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LiDAR)、智能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的车规级核心能力。目前客户主要在智能驾驶车辆装载、量产方面寻求突破。现在主要竞争对手是欧美等地的上市公司。

  问:激光雷达市场很大但目前产品偏贵,未来市场预期如何,是否有降本的计划?

  答: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机会很大,官方行业报告上也有相关数据。随着产品技术的迭代发展和行业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产品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问:对未来激光光学和半导体激光器的增长是相对平稳的增长还是随着技术的拓展会有一定的爆发性?

  问:公司收购了LIMO,无源器件能力补强后给公司带来了很多机会,公司无源业务主要技术优势和壁垒,核心技术壁垒是否主要来源于LIMO的吗?

  答:公司于2016年启动、2017年3月完成并购。并购LIMO后,公司在光学业务领域主要技术优势和核心技术壁垒体现在光学与光源在研发、设计、工艺和制造方面的协同配合。

  答:我们认为激光雷达一定有很大市场,具体下游激光雷达市场预测数字可以参考主流的市场分析报告。

  答:我们不做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因此国内没有全面对标的竞争对手。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以及坚持做好自己的核心元器件。

  答:公司目前在重点推广线光源模组用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激光光斑形成一条线,会有更远的视线,配合转镜等扫描方式,或者一维扫描的大口径MEMS等,可以做成混合固态的前向激光雷达系统。

  答: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公司提供激光雷达面光源、激光雷达线光源、激光雷达光学源光学组件,应用于智能驾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或系统。

  答:公司目前所处行业的上游相对规模比较小,要想做好做大规模让产值更高,公司会往中游去拓展,包括三大核心领域,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和家用医疗健康。

  答: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效率、可靠性、成本、尺寸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但目前主要被作为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的泵浦源,能直接应用的领域受限。这主要是由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差,该特性决定了它目前不是主流应用的选择。但并非所有实际应用都需要高光束质量的激光,只要满足特定应用对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的要求即可。高光束质量的激光比较容易满足以上三个要素,但通过微光学透镜对激光进行整形,使光子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光束质量低的激光便可以满足应用需求。同时,整形后的光斑在众多应用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如线光斑、面光斑在应用于焊接、激光剥离和退火等领域时可大大提升加工效率;应用于FlashLiDAR时可以减少运动部件的使用,从而大幅提高系统可靠性。公司基于自身有竞争力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和产品、微光学整形技术和产品,将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光子整形为符合更多特定应用所需的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形成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扩展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领域。

  问:激光雷达未来定点项目目前进展如何?激光雷达单个的价值量是什么样的水平?

  答: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正在商务洽谈中,定点周期较长,客户定点后使用周期也会较长。激光雷达包括发射、接收、电控、扫描、软件等部分,公司的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品在激光雷达整体中占据了相应比例。发射端模组占整体激光雷达价值量相对较高,元器件占整体激光雷达价值量比重较小。

  答:公司生产的核心元器件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从公司目前在激光雷达发射端的布局来看,面光源产品主要用于全固态激光雷达、线光源主要用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答:本次募集资金用于东莞微光学及应用项目(一期工程)、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建设更具优势的激光光学元器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生产和研发基地,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需求,相关产品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提升。募集资金是会倾向于开拓中游业务,但公司还是会加强上游的研发,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答:炬光科技现有的销售额大部分是来自于上游元器件,未来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将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业务结构的变化、上游成本的波动等,公司将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精益制造的能力,结合各市场区域实际情况,力争达到符合目标的毛利率水平。

  问:给A公司提供的光场匀化器使用的是收购LIMO的技术还是公司原有的技术?

  答:炬光科技向A公司提供的光场匀化器使用的技术源自于LIMO,但公司在并购LIMO之后,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对技术不断进行迭代升级。

  答:公司将继续丰富人才储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未来公司会在光学部分、中游业务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我们会继续坚持做上游核心元器件,继续加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的研发,我们也会结合公司的核心元器件向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和拓展。

  答: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均由炬光科技自供,包括核心光学元件等,激光二极管芯片、部分结构件和辅材等如壳体为外购。

  答:我们为光纤激光器泵浦源提供三种核心元器件:快轴准直镜,预制金锡薄膜陶瓷热沉、慢轴准直镜。

  答:公司基于自身有竞争力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和产品、通过并购LIMO获得国际领先的微光学技术,可以结合“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使得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光子能够直接整形为符合更多特定应用所需的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形成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

  答:公司向A公司提供光场匀化器,最终应用于全球高端光刻机生产商的核心设备。

  答:由于市场的波动,导致我们在LLO的销售额波动较大,未来可能亦会随着柔性OLED产线投资节奏持续波动。固体激光LLO产品和技术在韩国市场已经得到较广泛的验证和认可,但是在中国大陆市场才处于刚起步阶段,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量产验证。

  答:公司未来成长主要还是基于半导体激光器核心元器件和微光学元器件方面,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依然是底层最核心的技术。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做成线光源,不同的功率密度,用不同的形状来做各式各样的应用,将其变现。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优势,向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公司在上游元器件细分领域存在一定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但相比同行业国际龙头企业,炬光科技成立时间较短,综合规模较小,在中下游市场开发及产品布局上存在差距,总体处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阶段。

  答:激光雷达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品,市场参与者众多,从传统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到高科技初创公司均有涉足,且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目前并无特定技术路线或特定公司具有绝对优势。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定制化程度较高,对光学设计组装工艺、质量管理能力等要求较高,目前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中上游供应商,参与到了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开发。

  问:对于2022年汽车应用业务约1.5亿的预计收入,大概有多少量是有保证的?

  答:对于公司2022年汽车应用业务约1.5亿的预测,部分基于现有客户订单,部分基于对新客户新业务的乐观预期做出的预测。

  答:公司目前与德国大陆集团的框架协议是到2024年,双方将基于框架协议开展业务合作,未来订单获取情况也会影响公司收入情况。

  问:公司目前2023年预期营收约为12亿元营收,请问主要业务在哪块业务?

  答:目前主要营收贡献来自于上游核心元器件,未来将继续稳定增长。2023年的快速增长主要在激光雷达、家用医疗健康、泛半导体方面,激光雷达、家用医疗健康方面的增长预测主要是基于目前在手订单及市场预测,泛半导体方面本身体价值大、体量较小,但增长较快。

  答:外购的主要为微通道的液体制冷产品用的热沉,为自主设计外部加工。其他都为自主研发、制造,其中预制金锡陶瓷热沉产品已进入小批量生产供应阶段。

  答:未来业务方面主要还是延续过去,二个方面:第一,坚持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这也是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未来的体量也会稳定增长;第二,正在向中游拓展,继续做大中游的应用模块和系统。未来主要定位于三个方向: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公司中游业务的拓展一定是基于利用公司自主研制的上游核心元器件和底层技术,并不是简单的集成而来。

  答: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正在商务洽谈中,定点周期较长,客户定点后使用周期也会较长。

  答:公司汽车应用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激光产业链中上游,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及激光雷达光源光学组件供应商,公司提供激光雷达面光源、激光雷达线光源、激光雷达光学源光学组件,应用于智能驾驶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或系统。

  答:公司基于上游核心元器件领域已有布局,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未来会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发展。

  答:2018年度,随着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的高速发展,公司与国内较大的光纤激光器企业建立或扩大了业务合作关系,加大在激光光学业务领域的产能投入,增长较高。2019年度,受德国宏观经济下滑影响,公司激光光学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造成收入有所下降。2020年度,经过2019年下半年对LIMO的战略重整后,公司经营效率大幅提升,光束准直转换系列产品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光束准直转换系列的业务需求主要来自国内,而其他产品线的业务需求主要来自国外。得益于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激光行业下游市场快速恢复,而国外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明显,公司积极调配各项资源要素,制定了优先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光束准直转换系列产能需求的策略,使其对应实现销售。

  问:与德国大陆集团签署的订单使用了面光源这种技术路径,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也有它的缺点,公司如何看待这个方案?

  答:面光源有一定的短板,因为能量密度相对低一些,所以同等视场角条件下探测距离近一些。目前采用面光源的激光雷达比较适用于车身侧面和后面,也有少量用于前侧。炬光科技目前也在重点推广线光源模组用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因为激光光斑形成一条线,会有更远的视线,配合转镜等扫描方式,或者一维扫描的大口径MEMS等,可以做成混合固态的前向激光雷达系统。

  问:激光雷达产品有接受端和发射端,公司目前只做发射端,未来是否考虑与接受端厂商合作?

  答:公司向下游布局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制的上游核心元器件和底层技术,未来还是聚焦于发射端,做自己特长的事,为客户创造价值。

  问:公司涉及到多项技术创新,请问公司产生光子以及调控光子的技术壁垒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关于产生光子的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在材料方面,公司的“无铟化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储存时间,并自主研发了制备金锡薄膜界面材料的工艺技术,实现了批量生产。设计方面,公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产生光子结合激光光学调控光子,通过系统设计和光学工艺,提高了产品性能与可制造性。生产方面,公司研发生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品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占据优势,如输出功率等。关于调控光子的微光学技术,公司的主要技术优势和核心技术壁垒体现在光学与光源在研发、设计、工艺和制造方面的协同配合。部分新兴特定应用领域对于光学整形要求较高,必须要做光学整形,针对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光子和调控光子这两部分都很重要,要做好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光强分布三要素。

  这些在元器件方面的技术壁垒得益于我们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公司也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上游元器件的市场空间相对中游和下游规模会小一些,但上游的技术壁垒较高,业务增长比较稳健。公司正在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在车载激光雷达、泛半导体制程及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

  答:一方面,公司对专业医疗健康设备类客户的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此外在家用产品领域,公司已与全球知名家用医疗健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