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399号天正国际广场6栋16楼
联系电话:025-87790189
管理维护:天博官方网站平台

天博官网登录:祥生医疗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5-18 12:33:48 来源:天博官方网站app下载 作者:天博官网登录

  2021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国内外经济复苏曲折,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风险挑战,公司上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控费增效、专注研发、大力拓展市场,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811,875.09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472,408.71元,同比增长12.88%。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原动力,专注超声技术领域,报告期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7,228.64万元,占营业收入18.17%,同比增长29.93%。公司全年新增专利授权30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9项;新增知识产权申请6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专利授权316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其中有效授权国际专利7项)。

  公司坚持自主科技创新,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积累形成核心技术,实现高效的研发产出,报告期内,公司共新增获得国内市场准入许可7项,国外市场准入许可5项。其中便携小型化产品代表SonoEye系列掌上彩超取得国内注册证及美国FDA准入许可;高端彩超XBit系列获得国内注册证。2021年7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名单,祥生医疗高端智能推车式彩超XBit、智能掌超SonoEye、高端笔记本彩超SonoBook等七个系列共四十余款优秀超声产品成功入选。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笔记本彩超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成为名单中唯一入选的超声医学影像装备企业,该产品也将被优先支持进入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目录。

  基于公司在智能化、远程化超声的积极布局与技术积累,远程超声产品已获得国内注册证,并于2021年8月作为骨干单位,在“5G+急诊救治”与“5G+远程诊断”方向有两大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2021年,公司引才力度持续加强,为研发、营销等部门引进了多位业务能力扎实、行业经验丰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实现总体人员规模增长18%,其中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近20%,研发团队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均有所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引进5名博士(包括2位海外留学背景)加盟公司研发团队,为企业科研创新注入人才活力;在研发人才结构上,研发团队中40岁及以下人员占比近90%,研发团队年轻化,具有创新性与活力。在营销团队建设方面,引进7位中高端人才,在市场、销售与品牌方面组建新队伍,搭建中高端市场体系,为中高端产品营销建立坚实的基础与积极的开拓。

  公司积极开展人才能力建设工作,凝练企业文化,梳理公司战略,制定战略分解,形成从文化到落地行动的动态循环发展体系,达成战略清晰,上下合力的效果。同时,开展系列管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定目标、抓过程,拿结果的全过程管理能力,为公司的业务与经营发展再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同时,公司不断加快发展和完善员工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员工与公司关系从“利益共同体”走向“价值观共同体”,报告期内持续推出“创新合伙人机制”、“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双管齐下,以“合伙、合作”为关系枢纽,将祥生医疗的“人才池”推向新高度。

  2021年,公司积极推动海外营销本地化布局工作,在印度、墨西哥、意大利、巴西等市场进行本地营销网络布局,从而进一步推动海外品牌建设和营销成果落地;另一方面,公司为了充分发挥上海人才高地、医疗产业集聚地以及其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等优势,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参与募投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国内营销网络,推动研发项目进度;公司所在注册地无锡本部,完成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搬迁工作,产品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且未影响公司全年生产经营计划,保障2021年业绩目标顺利完成;同时,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全球智能创新研发中心,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米,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该研发中心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将为公司研发团队提供一流的设施条件,创造高效的研发环境。

  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日益注重经营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数字化。为整合公司资源,公司对PLM、SAP等系统进行了整合升级,并引入OA管理系统,推动公司研发、营销及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实施,优化内部管理,加强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提高系统运营效率,以期达到提质增效、控本降费等目的。

  作为民族医疗器械品牌,祥生医疗始终秉信“影像有形,健康无价”的价值理念,心系全球大众生命健康,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关注社会事件并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践行社会责任。

  在助力基层诊疗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携便携超声产品支持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早筛早诊强基层、健康中国公益行”活动,助力“基层首诊”;另一方面,公司与国际巨头阿斯利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中国县域适宜技术培训学院,利用各自领域优势,提高县域人民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在技术赋能医疗保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具备5G远程同步功能的SonoEye掌上超声被配置到2021年两会期间各医疗保障组,成为两会医疗保障工作的一大亮点;该产品还因其小型化、智能化特点以及IPX7防水功能,在新冠疫情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专门研发肺部预设值、智能化肺炎软件,帮助医生进行病中的连续监测和预后的身体评估等。

  在慈善捐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陆续向额济纳旗红十字会、泽普县红十字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等慈善机构进行设备捐赠;河南洪灾突发时,公司紧急发动救援,捐赠便携式笔记本超声及掌超用于抗洪急救;此外,公司积极响应援疆、援藏工作,捐赠防疫物资及彩超设备,用于医疗援助。

  公司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国内外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战略合作伙伴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技术开发服务。作为研发驱动型的企业,公司多年来秉承自主研发的技术理念,坚持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国产化的发展战略,现已掌握了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到四维超声;从彩超探头核心部件、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分析软件到彩超整机设计开发;从临床应用专科化、设备便携化到人工智能云平台解决方案在内的全套超声医学影像的核心技术。

  依托多年积累沉淀的彩超核心技术,融合市场需求,公司不断拓展产品边界和定义新的应用场景。在发力超声高端化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便携小型化、专科化和智能化等差异化优势,公司产品多次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等国家重点产品推广、指导名单和目录;公司多系列产品已获得了欧盟CE、美国FDA、加拿大等国际认证或注册,较早进入了欧美日等主流市场,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公司产品已覆盖30%以的三级医院,广泛应用于超声科、麻醉科、置管科、妇产科、急救科、肿瘤外科、乳腺外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疼痛科、ICU等科室。同时,公司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开发服务,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体系。

  作为研发驱动型企业,公司自主研发超声医学影像设备,批量生产,通过产品及其配件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取得收入;公司通过向战略客户提供技术开发服务、销售定制化产品,取得收入。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收入与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差额。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在无锡总部、北京、深圳和美国华盛顿州设有研发中心,形成中美两国四地联动研发机制。公司现已掌握了从材料基础研究到换能器研发,从电路设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分析软件到整机系统设计开发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覆盖了包括电子、声学、材料、计算机、数学、算法、传感器、信号处理、ID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在内的多种跨学科技术。公司引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PLM),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数据、流程、业务系统以及人员,以高效的方式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同时,公司对研发团队采取了矩阵式研发管理模式,提高沟通效率,优化资源共享和配置,高效、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

  公司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供应商实行严格的准入评审机制,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并持续对准入的合格供应商进行考核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公司的采购模式以一般采购为主,外协加工为辅。一般采购是指公司不向供应商提供其采购物料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而由供应商根据公司下达的采购订单向公司交付物料的模式;外协加工是指公司向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由供应商根据公司要求进行定制加工后向公司交付半成品的模式。

  公司采取“以计划生产为主、订单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销售部门根据销售目标和市场需求定期制定销售预测,计划部门根据销售预测、销售订单、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在前述生产模式下,公司既能维持一定数量的标准配置半成品库存,亦能快速响应销售订单的发货需求,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公司销售模式包括经销和直销两种模式,经销业务为主,直销业务为辅。其中直销业务以ODM为主,面向终端的直销较少。

  经销模式是指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的模式。经销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经销商的良好资源优势,较快地拓展销售地域,提升产品影响力和客户满意度,增加公司市场份额。

  公司直销模式主要以ODM为主,即向战略客户提供定制开发的产品及技术服务。基于公司在便携式彩超领域积累的差异化优势,公司与巴德、佳能等医疗领域国际知名企业采用ODM模式进行合作。

  公司主营业务为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581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具体为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制造。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主要产品属“4.2.1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下的重点产品“医用超声诊断、治疗仪器及设备”、“高性能超声成像”和“手提式、便携式、可移动、车载等医学成像配套设备”;另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生物医药领域下的“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技术服务”。

  (1)2019年全球超声医学影像市场容量230,614台/套,年复合增长率10.96%

  随着全球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临床医学的分化及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便携式及掌上彩超的日益普及,全球超声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从全球来看,2019年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230,614台/套,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349,589台/套,年复合增长率10.96%。其中,2019年全球推车式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122,780台/套,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149,654台/套;2019年全球便携式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107,835台/套,至2023年预计增长至199,935台/套。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将整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医学影像设备又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一细分领域,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器械设备,在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容量将加速扩容。

  2020年,在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中,中国以1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规模,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后疫情时代,随着老龄化加速、技术升级,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将继续扩容,预测到2024年,中国的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8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国产超声在关键“卡脖子”技术上的突破,国产优秀企业已实现异军突起,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进口品牌在中国垄断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同时,近年来在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出口方面,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技术提升和规模扩大,国产企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将继续提升,不断优化贸易结构。

  后疫情时代,医疗行业优先受益,优质国货迎来发展机遇。本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医疗体系的短板,国家和各地方省市将逐渐加大医疗补短板力度。

  中共中央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实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契机,推动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其中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发布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中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应急救治物资参考储备清单,明确要求单个基地需配备5台便携式彩色超声。同时国家财政部制定预算3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社区、乡镇卫生院可申请建为“社区医院”,参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社区、乡镇卫生院将“提档升级”;并强调传染病防控能力提档升级,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指导下,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切实提升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同时可以看到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配置的完善,大批基层医院将迎来升级,医疗器械的配置也成为重中之重,基层医疗机构进入医疗设备“填补空白”和“升级换血”的爆发期。

  2021年,国家相继发布《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根据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需采购国产产品。根据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2021年版)的通知》,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其中,医用超声波仪器及设备除两项产品以外,其余建议全部采购本国产品。广东、浙江、陕西、北京等多地也陆续推出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具备产品及品牌优势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发挥作用。

  未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发展机遇:①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支出将持续增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②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医保全面覆盖不断增强,将进一步扩大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对医疗器械的需求;③国内快速推进分级诊疗并不断发布医改利好政策,为国产医疗器械领域带来发展机遇;④优秀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不断出现,国家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替代;⑤随着部分优秀的国产医疗器械品牌在国际市场被逐步认可,以及其国际市场化布局的加深,优质国产医疗设备有望在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当然,在时代机遇面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也面临不少挑战:①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厂家行业集中相对度较低,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②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投入研发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③国内高端器械市场以进口垄断为主,医疗机构购买国产医疗器械的意愿不高;④受国外市场准入壁垒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海外市场开发难度较大。

  超声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机和探头需要良好的匹配,同时主机、探头也分别是独立复杂的子系统。

  超声主机研发涉及电子、声学、计算机、传感器、信号处理、ID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多种跨学科技术,需要确保产品的图像优异、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针对主机前沿技术,在系统设计、信号处理、图像优化等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探头设计是一个包含材料化学、声学、工艺、结构等多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工程师平衡各种材料参数,通过调整材料的选型、配比、设计参数、加工方法等实现设计结果的最大优化,并验证工艺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产品良率,进行工艺修正。针对探头前沿技术,在新材料、新工艺、芯片技术等方面又提高了技术门槛。

  超声产品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其产品设计不是简单的软硬件叠加,而是需要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核心技术,其中任一研发设计环节如果遇到技术阻碍无法产品化,都可能导致研发失败。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的企业,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研发彩色超声诊断仪和高性能超声探头的核心技术。为此公司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特别是在高端超声诊断系统、便携小型化超声诊断系统、专科超声诊断系统、人工智能及新材料探头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打破了国外产品在中高端超声技术方面的垄断。此外,公司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省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总部研发中心获得了“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创新型企业”等资质评定。

  在国内市场,公司组建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产品覆盖境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国目前是全世界主要的超声市场之一,因此公司作为本土企业,凭借其在技术上的差异化优势、领先的产品国际质量水准,加上国家进口替代的政策导向,在国内市场开拓和发展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能。在国际市场,公司根据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临床需求的不同,推出了多样化的系列产品。经过多年国际市场耕耘及在海外建立本地化营销网点,公司已经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超声设备,成为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主要制造商之一。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此次规划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任务明确,路径清晰,《规划》将诊断检验装备列为7个重点发展领域之首,要求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为医疗装备产业链明确了发展方向。

  支持具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独特工艺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进产品性能,重点突破医疗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就超声行业技术而言,需重点突破高端图像技术、高端探头技术。

  基于5G技术的发展,行业推动运用5G技术赋能智能疾控、急诊急救、远程监护等重点方向,创新5G应用场景,开展智慧医疗健康装备和应用创新,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远程超声诊断技术发展,帮助分级诊疗政策落地,推动高端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

  全球有4,000万的医护人员,但仅2%的医护人员掌握超声技能,大部分基层医生不具备专业超声科医生的诊断能力,因此将人工智能搭载于超声诊断之上可实现设备赋能基层医疗,破解医疗资源的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随着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与新技术逐步融合,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功能日益进步和完善。超声人工智能由于动态图像识别难、金标准要求高数据少等难点,目前尚未有成熟产品问世。祥生医疗作为较早布局超声人工智能的专业超声厂家,已走在行业前列,目前相关超声人工智能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及超声诊断仪器的性能不断提升,超声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器官的解剖成像,血流检测及许多生理和病理学方面,并且在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超声造影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超声不仅成为所有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普及速度最快的一项基础检查技术,也成为许多疾病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根据临床需求不断拓展和精细化,超声行业进入功能性诊断阶段,彩超应用逐步延伸至麻醉科、ICU、急诊等专科科室。

  国内诸多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鼓励创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构建医疗装备从技术开发、检验检测、临床验证、产品生产到应用示范推广的创新体系,营造包括政策、金融、监管和医疗一体的激励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

  医疗行业内跨业合作频频,“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发挥各自行业领域优势、企业品牌效应,形成创新医疗生态圈,促进协同发展。

  公司核心技术均源于自主研发。公司26年始终专注超声领域,致力于超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拥有的核心技术涵盖全身应用超声、专用超声、智能超声领域以及探头核心部件等方面。

  随着临床医学对于超声技术理解和应用的深入、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技术进步以及以深度学习、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前景逐步明朗,除全身应用超声外,专科专用超声、人工智能超声及超声远程诊断技术逐渐成为未来重要的行业发展方向。公司紧随行业发展趋势,领先地掌握了乳腺、血管通路等领域专科超声核心技术,并在人工智能、云平台、超声远程诊断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实质突破。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头技术研发积累,公司在探头的高衰减背衬、低衰减匹配层透声材料、低衰减透镜材料、新型压电材料和1-3压电复合材料、单晶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探头的各项性能,实现图像质量的飞跃;凭借先进和成熟的工艺、组建了国内领先的超声换能器生产基地。探头技术多以非专利技术的形式,通过公司的知识产权保密机制进行保护。

  多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积累形成核心技术。公司以主要核心技术为基础进行成果转化,将主要核心技术运用在现有或未来的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主机及探头上,依靠主要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及推动未来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逆势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7,228.64万元,占营业收入18.17%,较上年同比增长29.93%。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3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项;新增知识产权申请6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专利授权316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其中有效授权国际专利7项)。

  公司坚持自主科技创新,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积累形成核心技术,实现高效的研发产出,报告期内,公司共新增获得国内市场准入许可7项,国外市场准入许可5项。其中便携小型化产品代表SonoEye系列掌上彩超取得国内注册证及美国FDA准入许可;高端彩超XBit系列获得国内注册证。

  报告期内,公司多款产品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名单,自主研发的高端笔记本彩超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成为名单中唯一入选的超声医学影像装备企业,该产品也将被优先支持进入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目录。

  基于公司在智能化、远程化超声的积极布局与技术积累,远程超声产品已获得国内注册证,并于2021年8月作为骨干单位,在“5G+急诊救治”与“5G+远程诊断”方向有两大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及其他非专利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影像设备生产商,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二十余年始终专注超声领域,致力于超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已授权专利316项,其中累计已授权发明专利83项(其中有效授权国际专利7项),76项软件著作权;在《中国卒中杂志》和《肿瘤研究与临床》和《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发表三篇学术性论文。

  公司不断深化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内领先的高端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经过长期努力,公司已掌握诸多超声技术、探头技术、产品生产工艺以及超声临床应用经验,产品覆盖从推车式到便携式、从高端系列到专科系列、从传统到智能化等,凭借丰富的产品和优质的质量与服务优势,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树立优秀民族医疗器械品牌形象,迎来国内外市场机遇。除在高端彩超方面已取得技术突破外,公司在便携小型化彩超、专科彩超和超声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团队建设,建立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研发队伍,在超声原理、信号处理、影像处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研发和管理经验。尤其核心技术人员个人资质及研发贡献突出,平均就职年限达10年以上,其中核心技术人员HONGWANG拥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称号,另有多位人才被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太湖人才计划”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创始人莫善珏先生获高级工程师职称、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务院国防工办重要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奖项。此外,公司坚持产学研人才培养,依托“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构建出多元人才创新发展方向,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超声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机和探头需要良好的匹配,而且主机、探头也分别是独立复杂的子系统。

  超声主机研发涉及电子、声学、计算机、传感器、信号处理、ID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多种跨学科技术,需要确保产品的图像性能优异、安全性和有效性、抗干扰性能、可靠性等。

  探头设计也是一个包含材料化学、声学、工艺、结构等多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工程师平衡各种材料参数,通过调整材料的选型、配比、设计参数、加工方法等实现设计结果的最大优化,并需验证工艺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产品良率,进行工艺修正。

  超声产品设计不是简单的软硬件叠加,而是需要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和平衡各项技术指标。超声产品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如果研发设计任一环节遇到技术阻碍导致研发失败,或因技术陈旧、工艺落后而导致公司新研发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都可能造成公司无法及时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导致公司减弱或失去竞争优势,可能使得公司收入和利润受到影响。

  核心技术是每个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厂商的核心机密,公司发展和创新依赖于长期自主研发过程中积累的核心技术和储备技术。如果未来公司相关技术遭到泄密,被竞争对手获知和模仿,则公司竞争力有可能受损,会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作为技术与研发驱动的企业,公司存在当期研发投入不能及时产生经济效益的风险。在全身应用超声技术方面,由于超声技术从研发到产品运用、产品完成注册需要一定的周期,当期研发投入不一定能够在当期产生经济效益;在人工智能超声技术方面,公司的相关研究超前于现有成熟市场,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在当前阶段不一定能够形成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公司以经销业务为主,直销业务为辅,其中直销业务以ODM为主。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销网络不断丰富,对公司在经销商管理、销售政策制定、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经销商管理难度和风险亦加大。若经销商出现自身经营不善、违法违规等行为,或出现与公司发生纠纷等其它导致终止合作的情形,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在该经销区域销售出现下滑,从而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和经营业绩。

  公司每年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需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审批;进入国际市场,需经过美国FDA、欧盟CE等注册或认证。由于主管部门对新产品的鉴定十分严格,各个国家注册和监管法规也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不排除未来个别产品不能及时取得注册的可能性,对公司业务计划的实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公司多个新产品正在申请境内外注册。因为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属于新兴领域,注册相关的流程和规定还有待完善,相关产品注册进度存在不确定性。若未来新产品注册不及时,将影响产品上市进度,延迟公司业务计划的实施。

  公司目前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超声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如果超声医学设备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发生不利变动,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产生波动影响。公司目前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超声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如果超声医学设备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发生不利变动,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产生波动影响。

  未来公司将在更多临床领域陆续推出新产品,若新产品在细分市场的拓展策略、营销服务等方面不能很好的适应并满足客户需求,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13,580.60万元,较上年度呈增长趋势。虽然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但如果客户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坏账增加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净值为9,945.08万元,较上年度呈增长趋势。未来,如果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增加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电子元器件、塑胶件及金属结构件等。报告期内,部分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波动,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短期内大幅上涨,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及触典科技均取得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享受15%税率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祥生科技、触典科技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00%的部分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此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报告期内公司出口产品享受免、抵、退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如果未来相关税收政策发生变动,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无法延续,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出口产品主要使用美元结算。报告期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如果未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则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尽管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不同、对不同系统和部位疾病的诊断价值各异,但都主要是通过检查获取的影像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疾病所造成的病理病变,借此达到疾病诊断的目的。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需要选择适合的影像技术进行诊断,但各种影像技术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重合情况,有进行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超声技术的进步也在对其他医学影像进行替代,如目前国内医学界普遍认为超声乳腺癌筛查较乳腺钼靶检查手段更为符合中国妇女致密性乳房生理结构、更符合中国国情。超声技术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相互替代,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类技术的进步速度及与临床应用的结合程度,虽细分领域的市场有所争夺,但整体上为病患提供了更多的诊疗手段,是技术竞争带动医学影像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有益互动。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贸易摩擦争端加剧。如果未来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对公司产品外销会产生不利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仍具有不确定性,如果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发展停滞,消费与投资紧缩,物流受限,或出现供应商停产等情况,将对公司的供应链及产品销售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811,875.09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72,408.71元,同比增长12.88%;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并对中长期新技术进行预研储备,继续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共计72,286,423.12元,占营业收入18.17%,较上年增长29.93%;公司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速营销体系建设及网点布局,全年销售费用共计49,819,990.62元,占营业收入12.52%,较上年增长29.74%。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所处领域属于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开发服务。公司紧贴临床应用,融合创新,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全球临床诊断提供更优质产品的同时,降低医疗影像的使用成本、提升优质医疗设备的可及性。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医学影像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长期来看,全球范围内医学影像市场将会进一步持续增长。根据Signify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至2022年,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容量将增长到82.30亿美元。

  从全球市场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影像产业发展时间较早,对医学影像产品的市场需求以产品升级换代为主,市场庞大,增长稳定。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医学影像市场,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近年来增长迅速。

  从中国市场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医疗保险覆盖率开始逐年增高。国内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从而推动医学影像市场的迅速扩张。据SignifyResearch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40,482台/套,至2022年预计增长至60,376台/套,年复合增长率10.51%。

  随着中国医学影像企业技术不断提升和规模壮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将逐渐扩大,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在全球医学影像市场中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医学影像设备的重要出口国,医学影像设备出口规模逐年增长。

  公司将积极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坚定不移走自主研发创新发展之路,为此,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基于超声医学影像具有良好的市场增长空间和较高的技术壁垒,结合公司超声核心技术的沉淀与积累,重点布局于高端彩超、便携小型化彩超、专科彩超和超声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致力于实现全球专科超声龙头的战略目标

  研发创新战略:以超声领域为中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通过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开发适合临床对路的产品;通过自主开发、产学研医合作、专利及非专利技术许可、技术创新等手段进行获得新的发展跑道。

  产品营销战略:坚持以加大国内市场投入为主,国内国内外并举的营销策略,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协同战略合作伙伴多措并举、通过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及招聘优秀人才,构建和不断扩大产品营销生态圈。通过不断培育市场,占据细分领域制高点,走差异化路线获取发展优势。

  人力资源战略:坚持广纳贤才、知才善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按照现代企业要求,以专业化、国际化、时代化为方向,注重吸纳行业领军人才,锻造精英人才,通过内、外部形式培养专业与管理双通道人才,进行人才梯队建设,通过持续股权激励、合伙人制度、绩效奖金、提成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励人才的主动性与成果意识,达到激发潜力人才,保留核心人才,通过完善的人力资源机制助力公司达成战略目标。

  企业文化战略:心怀“让每个人更健康”的企业愿景,秉承“用科技创新改善医疗,创造价值”的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开拓者为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积极为民族品牌拓展高端市场,让企业的市场地位再迈新台阶。

  公司将积极面对全球疫情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变震荡、全球供应链紧张等挑战,以“进”守“稳”,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深耕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具体工作如下:

  始终将企业人才放在第一位,在引才、育才、留才等机制方面持续创新。强化校企合作,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平台优势,培育高端复合型人才,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实现人才良性循环。

  公司将继续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坚持大力投入研发。依托中美两地协同研发优势,不断加强对核心技术攻关,夯实科研能力,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探索医工结合、产学研合作模式;跟踪行业动态,紧跟临床需求,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持续推进全球营销网点建设,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营销队伍,线)营销手段相结合,围绕公司战略布局方向,积极拓宽销售渠道,转型升级现有客户群、拓展新用户新市场,提高产品渗透率;通过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客户服务,着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构建品牌价值,努力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加速建设研发办公新基地,为员工提供舒适办公环境;深度优化各信息系统工具,打破系统数据孤岛,不断提高系统间的协作能力,促进企业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1926份年报亮点抢先看 超六成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机构看好可持续与低估值

  迄今为止,共1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00.13万股,占流通A股10.42%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5.46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1-12-31)减少80户,幅度-1.49%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